close















丹麥科學家解開蝙蝠在黑暗中行動的秘密
作者: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科技組 現職: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科技組
文章來源:http://cordis.europa.eu
發佈時間:2011.11.16
回波定位法(Echoloction)幫助蝙蝠在黑暗中航行與獵食,但是蝙蝠是如何具備這樣的能力呢? 丹麥和美國的科學團隊試圖解開這個謎題,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

來自丹麥南丹麥大學和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員發現蝙蝠具有能快速收縮的肌肉。這樣的肌肉能做比一般人體肌肉快100倍的收縮運動,比人體最快的收縮肌肉,控制眼球收縮的也快了20倍。以往,這種快速收縮的肌肉只發現在如響尾蛇、鳥類、魚類等會發出聲音的器官,這是第一次在哺乳動物的身上發現這種快速收縮的肌肉。科學家只能假設肌肉迅速地震動,但是並不了解這樣的肌肉如何作用。這樣的研究需要結合肌肉學、生物聲音學(bio-acoustics)、回波定位學、蝙蝠行為學等跨學門的跨團隊來執行。

該團隊將蝙蝠的聲帶夾在引擎與力量感應器間,以電擊的方式來刺激其收縮,評估的聲帶震動的頻率。當引擎靜止時,單一的電波能讓研究員計算一次肌肉收縮所需的時間。研究員也嘗試在肌肉收縮時改變聲帶的長短,藉以了解肌肉在蝙蝠體內的作用極限。在一般的收縮震動,當收縮頻率不斷地增加,前後的抽動會連接出現,最後肌肉無法停止抽動。然而,即使在最高的頻率之下,蝙蝠的聲帶肌肉抽動仍可完全的被控制。這就像汽車的引擎需要隨時依需要調整馬力和兼顧效率;蝙蝠的聲帶也需要在力量和震動速度上找到平衡點。


參考資料:
http://cordis.europa.e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來樂 的頭像
    喜來樂

    喜來樂生命教育中心部落格

    喜來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