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顆類似地球行星被發現
作者:駐洛杉磯科技組 現職:駐洛杉磯科技組
文章來源:大紀元 2011/12/06
發佈時間:2011.12.12
首顆類似地球行星被發現

經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開普勒望遠鏡項目的天文學家們證實,他們首次發現一顆類似於地球的、有存在生命可能的行星。該行星圍繞著一顆與我們的太陽很類似的恆星運轉,軌道處在「適宜居住地帶」。

這顆被命名為開普勒22-b的行星,距離地球600光年之遙,其大小約為地球的兩倍半,表面溫度約22攝氏度,這樣的溫度允許液態水在其表面存在,而水被科學家們視為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關鍵因素。

該行星上的一年,即其環繞其恆星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約290天。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顆被發現的類似於地球、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不過,科學家們承認,這顆行星表面的物質到底是由岩石、氣體、還是液體所構成的,目前還一無所知。

這顆行星是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通過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開普勒望遠鏡於三年前發射升空,觀察位於天鵝座和天琴座之間的大約15萬顆恆星。其通過觀察恆星亮度週期性的變暗而尋找行星的蹤影,因為這樣的亮度變化很可能是由於行星在運轉過程中出現在恆星與望遠鏡觀察路徑之間(如同水星掠日一般)而造成的。

自今年2月份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發佈新發現的行星編目以來,開普勒望遠鏡又新發現了1000多顆新的候選行星。開普勒望遠鏡項目的科學家們利用地面望遠鏡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對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候選行星進行進一步觀察,來確認是行星與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來樂 的頭像
    喜來樂

    喜來樂生命教育中心部落格

    喜來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