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在岩鹽結構稀土類金屬中觀測到出LaH
作者:郝致均 現職:留日學人
文章來源:取材自2012/05/25 科學新聞
發佈時間:2012.07.02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 J-PARC 的高功率中子源和 SPring-8 高強度 X 光線,進行稀土類金屬氫化物結晶構造的分析,成功地在含有岩鹽 (NaCL) 結構的稀土類金屬中觀測到出 1 氫化物 (LaH)。

研究小組使用廣島大學先進功能物質研究中心的氫化反應裝置製造鑭 2 氫化物 (LaD2) 並施以高壓、壓縮,並透過 X 光線曲折和中子曲折來調查其結構。

其結果,將 LaD2 施加 11 萬氣壓的高壓後,在 X 光線曲折實驗中被觀測到 2 個大小不同的金屬格子。此外,當呈現 2 個的狀態時,LaD2 和 LaH2 的金屬格子體積變化也幾乎相同,不會因同位素 (H 和 D) 而產生差異。並確認在高壓下 LaD2 也是呈現低重氫濃度和高重氫濃度兩種狀態。另一方面,岩鹽結構是鑭原子和重氫原子以三次元交替排列的結晶結構,也有以面心立方結構排列的鑭原子所形成的八面體所有中心都存在重氫原子的結構。以岩鹽結構進行中子曲折模擬後,可完美重現實驗結果。因此,在高壓下呈現低濃度的狀態,可得到岩鹽結構具有鑭 1 氫化物 (LaD) 的結論。且依曲折強度的變化。可使原來的 LaD2 變得更接近 LaD3 的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來樂 的頭像
    喜來樂

    喜來樂生命教育中心部落格

    喜來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